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里法院拆解异地执行难题 3.6亿元拍出“皇家四合院”

时间: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23日讯(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湖法)去年,湖里区人民法院公开拍卖一处位于北京二环堪称“皇家级别”的四合院,这处房产的最终去向如何?相关案件又怎样了结?如今答案揭晓。导报记者昨日从湖里法院获悉,“皇家四合院”3.6亿元拍出。

2018年9月,厦门某贸易公司向厦门某银行贷款1.6亿余元,该贸易公司的关联公司——北京某物业管理公司以其名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28号房产(即本次拍卖标的物)及该房产相应的土地使用权提供抵押担保。

后来,因为厦门某贸易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厦门某银行便向湖里法院申请执行,从而通过对北京某物业管理公司抵押的房产及对应土地进行折价、拍卖或变卖,用所得款项优先收回欠款。

这处被抵押的房产有何特别之处?该房产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北海公园、什刹海,位于北京中轴线范围内,且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系仿照乾隆年间大圆镜智宝殿重建而成,原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标的物位置特殊、资源稀缺,该房产被抵押了十余次,涉及众多利益方,导致案件执行过程中面临多次复杂异议、强制腾退异地房产、买受人申请迟延付款等多重挑战。如何在复杂的财产处置中实现各方权益平衡?

湖里法院用一年时间持续攻坚这处涉案房产,最终以3.6亿元拍出并交付买受人,创下湖里法院迄今为止处置成功的最大标的纪录。

据法官介绍,案件推进中,房产实际占用人、第二顺位抵押权人等曾以租赁合同、评估结果异议等为由试图阻碍执行进程。在案外人异议已被依法驳回的前提下,湖里法院用一纸告知书明确态度:对重复异议不再审查。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恶意异议行为,大幅提升了执行效率。

异地执行最怕“客场作战”,加上这处房产占地面积超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情况本就复杂,腾退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对此,湖里法院主动对接当地法院,依托协同执行机制,双方共同制定预案、研判风险,同时,引入当地安保力量充实异地执行队伍,形成“内外联动”的执行合力。最终,在湖里法院4名执行干警的带队下,耗时一天就完成了房产腾退与交付。

在执行案款分配阶段,被执行人的原股东企图“搭便车”,以未经法律确认的债务参与分配,稀释债权。湖里法院通过释法析理、要求签订诚信守诺确认书及预告法律后果等措施,让被执行人放弃不当诉求,确保案款顺利发放。

司法的温度还体现在灵活施策中。买受人竞拍成功后,因资金周转压力申请延期支付尾款。湖里法院在充分研判其付款能力与案件特殊性后,最终附条件同意延期,但买受人在迟延支付期间需按LPR标准支付利息。

这一做法既给了买受人缓冲空间,又通过利息约定保障了申请执行人权益。最终,买受人在筹措资金后如期向湖里法院缴交全部尾款,并实际缴交利息1119829.89元。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