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碘缺乏病日 | 注意!“不缺碘”的南京人竟然也需要补碘
现在还有人缺碘吗?南京人碘营养如何?健康人群还要不要食用加碘盐?随着南京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大众逐渐处于碘营养适宜状态,人们对补碘也产生了不少疑问,甚至不少人谈“碘”色变。
今天,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第32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上,针对市民的疑问,专家一一解惑。
误会一:碘缺乏病消除就不用补碘了
碘是人体所必须摄入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必须,也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智力元素”之称。缺碘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影响,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甚至甲状腺肿。然而人体不能生成碘,需要从外部获取,因此补碘对健康尤为重要。
“虽然地处沿海,但江苏省绝大部分地区是碘缺乏地区,只有少部分地区是水源性高碘地区。所以很多人以为江苏是经济发达省就不缺碘,是大误区。”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所(地方病防制所)副所长王培桦主任医师介绍,而南京同样属于环境缺碘地区。通过30余年的持续努力,全省碘缺乏地区普遍开展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控制碘缺乏病。目前,江苏省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
近年来,江苏省人群碘营养监测结果表明,全省整体仍然持续处于碘营养充足状态。但也存在部分市、县区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下滑,孕妇等碘营养特需人群呈现碘营养不足的县区数逐渐增多的趋势。
在大众认知里,沿海地区居民“靠海吃海”,食用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频率高。但根据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上述食物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反而较低。“居民从饮食中获取的碘,并不能达到每天人体的推荐摄入量,不食用碘盐的话可能有97%的人存在碘营养缺乏的风险,因此补碘很有必要,需要通过食用碘盐来补充。”王培桦表示,而很多人认为碘缺乏病消除也就没必要补碘,也是一个误区,“如果停止补碘,受碘缺乏环境的影响,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碘缺乏的防治是长期的,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即便现在不缺碘处于健康状态,也要进行补碘,食用加碘盐是补碘的最佳途径。”
误会二:有甲状腺疾病不能吃碘盐
而近些年,大众在对各种甲状腺疾病担忧的同时,谈“碘”色变。专家表示,将二者画等号并没有科学依据。
王培桦解释:甲状腺结节生长的危险因素包括甲减、碘缺乏、吸烟、头颈部的电离辐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以及环境因素、精神压力等,甲状腺结节的升高还与近年来高分辨率B超的使用以及体检增加甲状腺B超项目导致检出率上升有关,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相关疾病的发生率都在增加。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确诊甲状腺相关疾病的市民,同样也可能需要补碘。“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结节居民都需要食用未加碘食盐,无症状、体征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个体应当保证适量的碘摄入,即在缺碘地区需要食用合格碘盐。”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副主任徐书杭主任医师解释,此外,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等患者,大部分也应该正常食用加碘盐,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碘缺乏,会造成小儿的呆小症或者是碘营养不足,更应注重补碘。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如果甲状腺结节伴随有甲状腺功能性紊乱,如甲亢,则需要限制碘的摄入。如果是在甲状腺癌的治疗术前,一般要遵照医嘱选择低碘饮食。”徐书杭提醒,“例如女性在妊娠早期发现甲亢特别重,甲状腺功能没得到控制,那么这时吃低碘盐或者无碘盐能够帮助改善甲状腺功能。”
误会三:因补碘需要加碘盐可随意吃
补碘很重要,那么食用加碘盐就可以按照口味需要随意吃吗?对此,专家表示,这也是一个误区,碘不是越多越好,食用加碘盐也有讲究。科学补碘,不同人群要用“加减法”
“以我们南京地区为例,基本上1克的食盐含22.5或者25微克的加碘盐,所以正常每天吃6克的加碘盐基本就可以了。”徐书杭建议,“6克加碘盐正好也是防治高血压的一个标准,所以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讲,每天吃5~6克的加碘盐是合适的。”
徐书杭提醒,老百姓应该清淡地食用加碘盐,同时避免高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海藻、海苔这些海藻类,它的含碘量很高,这样吃肯定就会超标,因此高碘的食物少吃,而加碘盐应该正常吃就可以了。”
而孕妇对碘的需要量远高于普通妇女,孕妇摄入的碘除了满足自身生理需要外,还要把碘供给胎儿,确保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因此补碘需要做“加法”。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杨娜娜主任医师介绍,备孕、怀孕以及哺乳期的女性,要保证每天摄入至少250微克的碘。此外,补碘最佳时间是在怀孕之前的三个月,“孕妈妈们应该每天食用加碘盐,并且每周食用1-2次富含碘的食物,比如海带等海产品。”
而不少人认为只要食用加碘盐就肯定不会缺碘。“事实上,碘盐存放时间过长,环境潮湿、高温以及不正确的烹调方式等,都会使碘盐中的碘挥发损失,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专家提醒,碘遇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醋等酸性物质容易挥发,因此一次购买的碘盐不要太多,要随买随吃、妥善保存。
实验表明,碘遇热后易丢失,并且加热时间越长所损失的成分越多,专家建议:“烧菜时要尽量后放盐,并且不要将碘盐放在热油中同菜一起煎炸。做菜时不宜过早放碘盐,以减少碘损失。菜的咸汤中溶入了不少碘,吃菜时最好将汤喝掉,尤其是吃凉拌菜时更应这样。”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