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凤凰山陵园清明祭扫井然有序

时间:

春风和煦,清明又至,今年清明节假期紧邻“三月三”假期,市民可在任意假期中选择祭扫,桂林市各个墓园祭扫情况井然有序。

近日,市民政局发布了“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提倡大家绿色低碳祭扫、筑牢祭扫安全防线、弘扬孝亲优良传统、推动移风易俗。

位于临桂区的凤凰山陵园积极响应倡议,引导祭扫群众绿色祭扫,倡导居民厚养薄葬,打造绿色生态园林陵园。

绿色祭扫成常态

一束献花寄托哀思,移风易俗共推进。

4月3日,记者来到凤凰山陵园,虽然假期未至,但祭扫人群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园区内井然有序。陵园开放了内部通道供祭扫群众停车,门口设置了引导员,引导大家在合适位置停留。

在祭扫人群中,绝大多数人都自备了鲜花,甚至有的自备了一些果篮,他们将鲜花安放在亲人的墓前,鲜果供奉后带走,整个祭扫仪式简单温馨。一位祭扫市民说:“生前好好赡养老人比什么都强,现在我们来祭扫,也是告诉下一辈这个观念。”

凤凰山陵园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有序,陵园响应桂林市清明祭扫的倡议,在陵园内开展了各种移风易俗活动。市民走进陵园,就能听到广播在不断提醒大家文明祭扫、错峰出行;陵园随处可见“禁止燃放鞭炮”的提示;陵园还特别注意森林防火问题,准备了应急方案,不断有工作人员巡逻,提醒祭扫群众防火。

↑凤凰山陵园已开放内部通道,方便祭扫群众停车。

文明祭扫深入人心

由于今年“三月三”和清明两个假期时间接近,从3月29日开始,各墓园逐渐迎来祭扫人群,不少市民选择错峰祭扫。

周先生和妻子就选择在3月29日来到凤凰山陵园祭扫,他们手持鲜花,漫步在陵园中,以鲜花代替纸钱追思亲人。凤凰山陵园工作人员说,现在错峰祭扫已经成为常态,很多市民会提前或者推后来祭奠亲人,还有一些人已经不拘泥于清明这个时节,而是选择在逝者的生日、重要纪念日来祭奠,既能表达哀思,也避开了扫墓高峰期。

除了错峰出行,祭扫群众也积极响应移风易俗的倡导。今年,有不少人前来咨询安葬问题,除了传统墓葬,很多人也咨询了壁葬等节地方式。“厚养薄葬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凤凰山陵园一工作人员说,陵园响应戒奢从俭办丧,在设计上注重节地安葬。陵园内的传统墓样每个只有0.7-0.8平方米,这样的墓样符合节地安葬规格,也方便亲属祭扫。同时,陵园的壁葬方式也受到群众欢迎,陵园还将开放花坛葬等绿色节地安葬方式,践行节地安葬、让逝者回归自然的绿色殡葬理念。

随着祭扫高峰期的到来,凤凰山陵园将继续“纸钱换鲜花”活动,陵园购买黄、白菊花供市民兑换,推进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工作。

↑市民手持鲜花前往凤凰山陵园祭扫。

打造生态园林陵园

据凤凰山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清明节的到来,祭扫高峰期也将到来,工作人员已经全体准备好加班加点,从入园到祭扫,都设置了志愿者、引导员,为祭扫群众提供温馨服务。

一位选择在凤凰山陵园安葬母亲的市民说,当初选择母亲墓地时纠结了很久。母亲生前喜欢花草,也喜欢户外徒步,她最终为母亲选择了凤凰山陵园。“感觉这里像一个大公园一样,每年清明节来祭扫时,总能看到盛开的玉兰花、绣球花,如果妈妈在天有灵,也会觉得开心。”

凤凰山陵园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凤凰山陵园创建于2006年,坐落于桂林临桂区临桂镇凤凰村委高岭底321国道南,距市中心18公里。凤凰山陵园在整体设计上,保留原有的生态资源优势,配以园林化的总体设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模式,在整个园区的环境打造上彰显人与自然的融合,是一座集人文、艺术、自然为一体的公园化、艺术化、园林化的现代生态型陵园。陵园在建设和维护中一直做到地不露土、墙不露泥,绿植面积达到70%,一年四季鲜花常开。在这样的陵园内祭扫,让人感受到的是自然对生命的接纳。无论是设计还是日常管理,凤凰山陵园一直都倡导绿色葬式,积极响应文明祭扫,让逝者归于自然,让祭扫亲属心怀宁静。

来源: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