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北日报推出特别报道:春到雄安

时间:

雄安,许你多彩未来

千年大计落笔处,燕赵大地涌春潮。

这座用初心调色的新城,终将成为人类文明长卷中最动人的渐变——从历史深处的留白,到未来之城的落笔,都在雄安的调色板上,晕染成永不褪色的春天。

8载光阴,雄安从一张白纸到一幅绚丽的画卷,编织出一座未来之城的梦想与荣光。

热情似火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雄安新区大地,启动区的工地上早已是一片繁忙。

8年来,雄安新区从“一张蓝图”到“一座新城”,建设者们用热情与汗水,将蓝图变为实景。

8年来,雄安新区累计完成投资8354亿元,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在1770平方公里的火热建设图景里,未来正如期而至。

温暖如阳

光阴如流水,而一座新城的生长却是肉眼可见的。

8年来,华北平原腹地,雄安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拔节,一座现代化新城的实景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城市的核心是人。雄安新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里不仅有现代化的设施,更有温情满满的生活——

10多万群众正逐步从农村融入城市生活;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开学开诊,疏解高校、知名医院陆续落位;15分钟生活圈、全龄友好城市、一系列“妙不可言”的城市场景,成为雄安显著标识。

人民之城,是雄安新区的温暖底色。

丰收如金

8载光阴,如白驹过隙。

春华秋实中,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到蓝图铺展,从夯基垒台到雄姿初现,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正阔步走来。

建设雄安新区,绝非简单地建一座新城,而是要破解“大城市病”、培育全国创新驱动新引擎、促进区域协同新发展。承载着千年梦想的雄安,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探路。

正如许多伴随雄安成长的建设者们所言:“我们不仅是在建设一座城市,更是在书写一段历史。”

丰收如金,这不仅是在总结过往,更是在期许未来。拔节生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生态如画

春日的阳光洒在白洋淀宽阔的水面上,一群骨顶鸡拍动翅膀掠过水面,留下一串涟漪。远处的“千年秀林”中,油松、国槐、白蜡等树木迎风挺立,常青与新绿融为一体。

绿色,是雄安的生态底色,是这座城市的灵魂。8年来,雄安新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理念融入每一寸土地。

从白洋淀的碧波荡漾,到“千年秀林”的郁郁葱葱;从绿色建筑的智慧设计,到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在雄安大地上,每一棵树、每一片水、每一座建筑,都在讲述着一个关于绿色与未来的故事。

青春如歌

雄安新区,一座青春之城。一批批有志青年从五湖四海奔赴这片热土,扎根奋斗、成就梦想。他们用智慧与汗水,谱写了一曲曲青春如歌的动人乐章。

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对青年人是历史机遇,更是使命担当。雄安新区以“雄才十六条”为引领,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

为生活、为爱情、为梦想……一场场双向奔赴,让这些青年奋斗者逐渐成为“未来之城”的脊梁,镌刻下青春最美的模样。

开放如海

开放,是海纳百川的胸襟,更是开放包容的态度。

8年来,雄安新区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加速布局创新链产业链,汇聚全球智慧与资源,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端高新产业蓬勃发展。一座科技创新之城拔地而起。

8年来,雄安持续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举办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加快汇聚创新和开放要素资源;持续推进京雄同城化,推进政务服务“跨区通办”,让创新和开放的举措惠及人民;建设雄安自贸试验区、雄安综合保税区、雄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制定支持新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5条金融开放措施……截至目前,雄安自贸试验区已有33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4项在全国推广,注册企业超1600家,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企业290余家,对外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

雄安,正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

梦想如诗

“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莲芳入梦来。”这是明代诗人鹿善继在白洋淀赏莲时留下的诗句。

梦想如诗。穿越时光之门,从白洋淀的芦苇荡到拔节生长的“未来之城”,历史与未来有了交集——

从南阳遗址厚重的文化底蕴,到悦容公园的古色古香;从商服中心地下商业环廊的科技互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焕发新生……雄安新区正以独特的魅力,编织着人们的浪漫梦想,打造着生活与艺术交融的理想之地。

8年来,这座承载千年大计的新城,以文化为笔,以诗意为墨,在蓝绿交织的画卷上勾勒出独特的精神脉络。文化设施星罗棋布,文艺演出百花齐放,非遗传承历久弥新,雄安正以“文化+”的澎湃动能,书写着新时代城市发展的诗意篇章。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刘军

■校对/韩妮 赵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