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八千年前黄土高原的气候,像现在的江南吗?

时间:

1万年前左右,全球的均温从1.3万年前的14℃左右,逐渐上升到15.5℃。此后,气温仍然逐渐上升,到8500年前,全球均温达到17℃左右。




这一温度比如今高2℃左右,两极和高山冰川融化很多,海平面比现在高2-3米左右。因为气候更暖,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比现在更多,降水量普遍增加,原本湿润的地区更加湿润,原本干旱的地区也不那么干旱了。

这种气候在地质学上被称作「气候适宜期」,或者「温暖期」。而从8500年前延续到5000年前的这一段温暖期,称作「大西洋期」或「仰韶温暖期」。

在仰韶温暖期内,东亚的气候比现在更温暖。0度等温线和800毫米降水线,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移动到黄土高原中部和河北中北部。整个气候带也往北移动,亚热带往北扩大到河南南部,暖温带越过燕山,往北移动到燕山以北的漠南草原上。




这样说可能不容易理解,通俗来说,湖北、苏南气候像湖南、浙江,山东、河南气候像湖北、苏南,河北、辽宁气候像河南、山东,内蒙中部、吉林气候像河北、辽宁。




如果更加直观一点,那就是武汉的气候像长沙,郑州的气候像武汉,北京的气候像郑州,呼和浩特和长春的气候像北京。




古羌人所在的黄土高原,在仰韶温暖期内,也一样出现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以它数百米深的黄土层和千沟万壑的地貌,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一碗水半碗沙的直接关系,而闻名于世。我们对黄土高原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以延安为中心、窑洞遍布的黄土高原。




但陕北只是黄土高原其中一个地理单元。实际上,整个太行山、崤山以西,秦岭、岷山以北,拉脊山、乌鞘岭以东,鄂尔多斯高原、宁夏西套平原以南,都属于黄土高原的范围,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左右。




如同陕北高原只是黄土高原中一个独立版块一样,黄土高原内部因为山脉和河流的分割,还有其他独立的版块。

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一山一水。一山指的是陇山,一水指的是黄河。如果说陇山,很多人并不知道的话,那么说六盘山,很多人就应该知道了。近代某朝开国诗人的诗句,「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很多人在中学语文课本上都学过。

事实上,六盘山只是龙山北部某一段山体的名称,只因为那位诗人给六盘山带来的知名度,使得整个陇山山脉被更名成了「六盘山脉」。

陇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把整个黄土高原的最西南部与其他部分隔开,形成一个独立的版块,「陇西高原」。这里黄土山峰密布,地形支离破碎,称作「陇西山地」也许更为合适。

而黄河的分割作用更为明显,它从黄土高原东部地区以「L」形将一块区域切出,与东面的太行山合围,形成一块山河表里的区域,「山西高原」。而整个黄河以西、陇山以东的区域,可以统称为「陕西高原」。

和山西高原内部分成几个独立的区域一样,陕西高原内部也分为几个独立的版块。

陕西高原南部地势低平,北部地势高平,恰好以北山山系中的桥山、千山、黄龙山作为南北分界线,南部形成了关中盆地。

而北部高原的中央,桥山的北段,一段南北走向的山岭——子午岭把北部高原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部西靠陇山、南抵千山,称作陇东高原,东部东临黄河,南抵黄龙山,称作陕北高原。




之所以话费这么多文字介绍黄土高原的各个区域,是因为气候的变化与地形版块的关系,与未来古羌人族群分化以及分布区域又紧密的关系。

在今天,黄土高原恰好处在400毫米-800毫米降水线之内,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整个黄土高原都比较适合发展农业。




但在1.3万年-1万年前左右,全球均温比现在低1℃左右,位于黄土高原北部的陇东高原、陕北高原,以及山西高原的中北部,降水量都低于400毫米,气候干旱如同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稀少,黄土裸露,不适合发展农业。




在这种情况下,古羌人的生活范围只局限在山西高原的南部、关中盆地和陇西高原。




不过从1万年前开始,气温开始超过现在,并在8500年前达到17摄氏度,比现在高2摄氏度左右。陇西高原和关中盆地的气候,如同现在的汉中和四川盆地,成为亚热带气候,而北部的陇东、陕北和山西中北部,连同阴山南麓的河套平原在内,成为暖温带,降水超过400毫米。




在这种情况下,古羌人的分布区域向北扩大到陇东陕北甚至河套,向西则扩张到河西走廊、湟水河谷和松潘草原。




此后,气温开始稳定,漫长的仰韶温暖期将延续到3500年以后(距今5000年前)。这段时期内,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都比今天温暖湿润,各个部落有足够的森林可以采集渔猎,有足够的河岸台地可以支撑原始农业。



于是在这段时间内,古羌人创造了著名的大地湾文化和仰韶文化。

「大地湾文化」又称作「老官台文化」、「白家村文化」,分布年代从8000年前到7000年前左右,分布范围与古羌人的农耕区域重合,也就是黄土高原的覆盖范围。其中,更温暖的陇西高原、关中盆地和山西高原南部的汾河盆地(包括运城盆地),发掘的遗址数量最多,密度也最大。

「大地湾文化」得名于陇西高原东部、渭水上游支流——清水河南岸台地上的「大地湾遗址」(天水市秦安县境内)。不过大地湾遗址一直延续到4800年前,前期属于大地湾文化,后期属于仰韶文化,为了避免概念混淆,学界又将大地湾文化更名为老官台文化,或者白家村文化。后两者都得名于关中盆地上的遗址名称。

不过这样的更名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从8000年前到5000年前之间,黄土高原上的大部分遗址都延续了将近3000年,同时经历了大地湾和仰韶两个时代。这也与温暖期内气候适宜、资源丰富,人们可以世代定居一地而不用担心食物和战争有关。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抛开考古学上的命名,把8000年前-7000年前的这段时期的古羌人文化,称作「早羌文化」。

同样,7000-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也是得名于一个遗址,仰韶遗址。该遗址位于山西高原的西南角、关中盆地东侧的豫西高原(古称陕原),今天的渑池县境内。

「仰韶文化」虽然以仰韶遗址命名,但是它的文化风格却以另外两个遗址为代表,「半坡遗址」和「庙底沟遗址」。

前一千年(7000-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风格以半坡遗址为代表,一个半坡遗址的村落格局、石器种类、陶器风格、房屋形状,就是这个时代整个黄土高原大部分古羌人村落文化的面貌。

同样的,后一千年(6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风格以庙底沟遗址为代表,一个庙底沟遗址的文化风格,就是整个黄土高原大部分古羌人部落文化的面貌。

对此,我们一样可以抛开考古学上的命名,把7000-6000年前的古羌人文化,称作「中羌文化」,把6000-5000年前的古羌人文化,称作「晚羌文化」。




那么,早中晚这三个时期的古羌人文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