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宁波,且看百年藏书楼的新空间……

时间:

制图:任峥

“希望依靠本身的阅读空间,不断进行完善、提升,亟需专业意见指导!”

自7月23日“发现宁波‘阅读+’”活动启动以来,派粉反响热烈,自荐、他荐信息纷至沓来。

截至今天(28日)上午,甬派“发现宁波‘阅读+’”后台已收到近70条报名内容,其中就包括江北慈城古镇抱珠楼的新任主理人——陌白。

“几天前,偶然在网上刷到‘阅读+’活动的报道,近期抱珠楼正好在整修,我就立即报名了。”他说。

这一坚定“奔赴”的背后,是陌白对阅读和家乡文化事业的不懈追求。

百年藏书楼的涅槃重生

坐落于宁波慈城镇始平路6号的“抱珠楼”,原名“抱珠山房”,因北依抱珠山而得名,由冯骥才高祖的从弟冯本怀创办。

圆形的木制藻井、精美的雕花栏杆、依稀可辨的榫卯结构……漫步在占地5090平方米的抱珠楼建筑群内,淡淡的檀香萦绕鼻尖,传统院落式设计与现代元素相得益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似在无声诉说着往昔岁月。

抱珠楼外景。记者 徐雯/摄

“据考证,抱珠楼极盛时藏书曾达数万卷,后因战乱、失火等原因沉寂于历史。”陌白介绍。

这座与“天一阁”“五桂楼”齐名的私家藏书楼,最早历史可追溯至清代道光年间。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冯本怀后人把残存藏书全部捐赠给了杭州西泠印社,闲置的抱珠楼变为民居,昔日的“书香楼”渐渐被人遗忘;

2005年,抱珠楼被重新发现并修复;

2018年,在各级政府、冯骥才先生的支持和推动下,抱珠楼复兴项目启动;

2021年10月,该项目修缮和建设工作完成验收;

2022年7月23日,抱珠楼正式开馆……

百余年风云变幻,饱经沧桑的藏书楼始终静默地见证着慈城的文化繁荣。

“讲好书的故事,再以此做扩展提升”

记者见到陌白时,他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调整工作。

“将标签朝外摆放,只放两层高度书架的书籍,这样儿童拿取更方便。”他边指向少儿阅读区边解释。

今年7月初,刚从上一任主理人手中接过交接棒的陌白,便立即着手排查楼内“遗留隐患”,灯光、空调、楼梯等硬件设施经过微调,焕发新颜。与此同时,他也在书籍采购、质量把关、资源协调以及展览主题策划等方面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众妙心楼内景。记者 徐雯/摄

据了解,修缮后的抱珠楼集展览展示、文化传承、交流体验和服务配套于一体,目前可供阅读的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楼宇间书香涌动——

众妙心楼沿袭原有的“八卦”设计,八排木制书架呈放射状摆列,精彩纷呈的读书会、诗会、专家讲堂等曾在此地上演;

本怀明阁集纳了来自江北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及民间捐赠的近15000册书籍,涵盖中外文学、当地文献、儿童绘本等多种品类;

形态不一的桌椅散落其间,随时随地便可捧起心爱的书籍,开启一段心灵之旅……

然而,坐拥优渥的历史文化资源,抱珠楼的“热度”有点欠缺。

“这里非慈城主流游览路线点位,门头又隐匿于古城‘胡同’深处,虽与县衙步行距离不到2分钟,却鲜为游人所知。”交谈间,陌白渐渐袒露自己的“烦恼”。

此外,当前楼内大多书籍没有塑封,置于书架时间久了极易受损变形;部分图书虽已经过一轮细致的铺排和分类,但仍未突破传统摆放形式;怎样能够更好地提升与读者的交互性……整修过程中的一系列“疑难杂症”,更是耗费了陌白不少精力。

抱珠楼室外分布的桌椅。记者 徐雯/摄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以“做加法”的方式逐步打造并提升阅读氛围感?

或许,陌白心中已隐隐有了答案——“作为藏书楼,首先要讲好书的故事,再以其做各种文化的扩展延伸。”

书咖该如何运营?线下活动策划怎样设计更有趣?陌白坦言,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实施都亟待各方专业团队的合作。

“期待打造有风格特色的阅读场景,吸引并留住更多的爱书者、读书人,并通过文字这一载体,将本地文化辐射得更远、更广。”谈及未来,陌白眼里满是憧憬。

特别提醒:

发现宁波“阅读+”主题活动仍在继续!无论您是想要推荐身边的特色“阅读+”场景,还是怀揣着打造阅读空间的愿景,我们都期盼您的热情参与!

一起来看活动详情——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8月9日。

征集方式

登录甬派,点击“发现宁波‘阅读+’”参与报名;

报名材料经审核后,即可成为宁波百个特色“阅读+”候选场景。

征集要求

1.普通市民可推荐;有“阅读+”场景,或需要打造“阅读+”场景的主理人和业主可自荐,年龄、国籍不限。

2.报名时需上传个人信息(姓名+联系电话),同时准确填写所要推荐的“阅读+”场景地址、名称,最好能同时提供该“阅读+”场景的一张或数张照片哦!

抽奖规则

报名提交成功后,可获得一次抽取盲盒的机会;

每个ID每天最多可抽取一次。

咨询电话

0574—87682326

#宁波头条##宁波##头条##宁波身边事#

记者 徐雯 编辑 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