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在蓉开幕 14项代表性成果发布
7月21日,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CQCC2025)在成都开幕。逾14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政企相关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等到蓉参会。
本次大会为期三天,以“量子计算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应用、标准制定等多维度全方位探索量子计算与量子科技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未来产业,呈现学术、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精彩内容,促进我国量子计算与计算机学科的协同发展。开幕式上发布了CQCC2025量子计算优秀成果案例,14项代表性成果脱颖而出。
记者了解到,这14项成果分别来自企业、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其中企业产品4项。
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常温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据介绍,该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测控单元,适配多种量子体系,支持数千比特规模扩展,具备高性能、小型化及可扩展优势,为突破量子纠错阈值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中微达信研制的低温量子计算测控芯片。据了解,低温测控芯片是规模化量子计算的关键解决方案,公司系列产品连续三年被行业领域顶会录用。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
本源科仪(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本源坤元系列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据介绍,该软件提供全流程工具支持,覆盖从器件制作、参数规划、拓扑规划到版图设计全环节,支持多格式输出与批量仿真,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加速量子计算产业化。
合肥幺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第二代高通光离子阱量子计算机。据了解,该产品整合光学、电子、测控和温控系统,搭配量子算法库,构建“硬件-软件-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该产品采用模块化紧凑设计,具备快速部署和强扩展性,适用于量子计算各个应用领域。
接下来,成都将力争在三年内规划并实施5至10个量子科技应用场景试点,启动3至5个融合创新示范项目,推动量子科技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原标题: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在蓉开幕 14项代表性成果发布
编辑:覃一川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