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张翠霞:QFII加仓A股,短期调仓还是长期趋势?

时间:

中新经纬4月25日电 题:QFII加仓A股,短期调仓还是长期趋势?

作者 张翠霞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

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已披露一季报的A股公司中,有82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身影,合计持有A股公司股票数量达25.54亿股。这一动向不仅反映了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更揭示了其投资策略的转变与趋势。

短期调仓还是长期趋势的转变?

QFII历来偏好稳健的白马股,但近期却呈现出对科技成长股的配置增加的趋势。这其中既有短期战术调整因素,也反映出其长期战略转向的趋势。

短期来看,市场估值与资金轮动是重要的驱动因素。当前部分白马股经过多年上涨后估值处于高位,而科技成长股经历前期调整后性价比凸显。2017年陆股通资金已出现对高估值白马股的分化,部分资金转向科技型“真成长”标的,这一轮动规律在2025年一季度再次显现。此外,政策与事件催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2025年AI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等新兴领域的爆发,吸引了QFII阶段性增持相关标的以捕捉主题红利。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外资配置科技成长股的核心支撑。中国正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半导体、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政策扶持重点。QFII作为长期资金,必然跟随国家战略调整配置方向。此外,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链重构也推动了外资的投资范式迭代。AI(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进入商业化落地期,外资需通过布局科技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全球流动性对QFII配置影响不容忽视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全球流动性环境有望边际改善,这将阶段性降低资金成本并提升风险偏好,推动外资向高成长性资产倾斜。例如,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后,外资对A股电子等对美元利率敏感板块的配置显著增加。历史经验表明,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周期,科技成长股的估值弹性通常显著高于传统资产。

从未来趋势来看,外资持续流入科技成长股的逻辑十分清晰。政策与产业趋势的双重驱动、盈利预期与商业化进度的提升,以及全球资本再配置需求的增加,都为外资流入提供了强大支撑。尽管短期波动可能受外部风险扰动,但在中国技术突破、盈利释放及全球资本再配置需求驱动下,外资流入这一方向的趋势具备可持续性。

跟随QFII布局科技成长股需注意什么?

首先,科技行业技术更新周期快,新技术的商业化可能颠覆原有市场格局。例如,AI芯片领域技术路线分歧可能导致企业估值剧烈波动。其次,政策与监管风险也不容忽视,数据隐私法规、反垄断调查等可能直接冲击企业盈利模式。此外,科技成长股换手率普遍较高,市场情绪变化可能导致短期流动性枯竭。

在筛选科技成长股时,普通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核心维度入手:研发投入与商业化能力验证、产业链卡位与供应链安全、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共振。例如,研发费用率建议大于8%,专利转化率应高于25%。同时,应优先选择占据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在估值与成长性动态匹配方面,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指标小于1.2为安全边际。

最后,风险控制也至关重要。建议科技成长股配置比例不超过总仓位的30%,其中50%投向龙头、30%投向细分冠军、20%用于卫星策略。同时,设置15%-20%的硬性止损线,避免单一标的回撤拖累整体组合。(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