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北算力产业崛起:数字经济驱动经济新版图

时间:

编者按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给人民网网友回信。这封回信,既见证着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传递着民生关怀,也勾勒出新一年的发展图景。既是对一年来河北高质量发展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征程的郑重承诺。

从倪岳峰书记的回信中,我们感受到河北全省上下将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燕赵儿女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勃勃生机。本网推出系列报道,深度解码回信中提到的各项成绩的背后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汇聚更多共识。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如同电力之于工业时代,深刻重塑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今年全国两会,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在给人民网网友回信中提到“河北的综合算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一”。

这一成绩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发展密码?未来又将如何续写辉煌?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独家专访了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素文,揭开河北算力产业蓬勃发展的神秘面纱。

厚积薄发:登顶背后的多维支撑

综合算力指标体系通过多维度量化算力资源,综合反映了某一区域或国家在算力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应用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整体发展状况,是衡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

在推动综合算力发展进程中,河北省委、省政府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系统性的谋划布局,从政策引领、资源调配、产业规划、区域协同等多维度发力,为全省综合算力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报告,从算力、存力、运力、环境四个维度出发,涵盖53个具体指标,全面评估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综合发展状况。河北在这一指数体系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

在算力维度,河北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精准把握发展机遇,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适宜的气候资源条件,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地方扶持政策,大力推动算力产业发展。由于区位优势、气候资源条件、地方政策扶持、超前布局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算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24年,河北在用算力规模达到35.2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一举夺得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一的宝座。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算力产业发展的全过程,积极引导数据中心企业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先进节能技术,全省平均PUE(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值约1.35,在全国PUE较优省份中排名第4,实现了算力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存力方面,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河北持续加强存储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了较高的存储规模和存储质量,以应对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带来的数据存储指数级增长需求。2024年,河北存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4。与上年相比,存储容量增长约40EB(1EB=10的18次方个“字节”),年增速超过47%。

运力方面,河北强化政策引导,大力推动双千兆网络部署,积极鼓励网络新技术应用。河北持续强化网络运力政策引导,大力推动双千兆网络部署,强化网络新技术应用,促进省内、区域间网络高效协同互联,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河北运力分指数位列全国第8,构建起高效畅通的数字信息传输通道。

环境指数维度,河北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等地气候冷凉干燥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截至2024年,已有19个数据中心入选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此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怀来大数据产业园、廊坊开发区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高效承接京津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的实时算力需求外溢,构建起支撑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同城化算力池”,环境分指数位居全国第3。

政策赋能: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在王素文看来,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精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综合算力的关键地位,立足全省实际与长远发展,制定一系列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政策规划,为河北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河北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文件,助力河北发展成为国家级算力高地。

2022年以来,河北算力产业进入发展加速期。张家口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为加速构建绿色集约、协同联动的算力产业生态提供了战略支点,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区域算力资源高效调度、数据中心集群联动升级,并吸引高端数字产业链聚集,助力全省数字经济能级跃升。

河北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5+5政策体系)《关于推动张家口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和《河北省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出发,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资源高效集聚,精心培育产业生态,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引导资源高效集聚,凭借系列政策构建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梯次推进的算力产业体系,河北明确了基础设施布局和技术攻关方向,聚焦全链条生态建设,推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与安全保障协同联动,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政策推动国产芯片、智能算力等关键技术突破,不断提升产业自主化水平,为河北算力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砥砺前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河北大数据产业取得显著成绩。2024年,河北省大数据产业收入为305.6亿元,规模居全国第9位,同比增长65.7%,增速居全国第1位。产业结构呈现“一核两翼”的特点,以数据中心为核心,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链上游有张家口宝德数坝、廊坊百信科技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中游有润泽科技、秦淮数据等大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下游有眼神科技、智慧互通等大数据应用服务类企业。

算力服务涵盖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算力应用广泛赋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推动全省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4年,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为63.6,居全国第9位,首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河北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与北京、天津在综合算力领域的协同合作,与北京经信局签署算力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张家口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构建京津冀算力一体化调度体系,承接京津企业落地,推动算力企业对接合作。

未来,河北将构建算力调度平台,推动全省各类算力资源并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强化算力企业与京津的供需对接,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同时,河北还将做好产业链延链补链,精心打造供需对接平台,组织张家口、廊坊、承德等地大数据中心企业与京津的算力供需对接活动,大力发展算力产业下游的大模型、云服务、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等算力服务产业,加快形成完整的算力产业体系;推动大模型产业发展,对全省大模型相关企业开展摸底调研,在钢铁、石化、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开展“大模型+制造”试点,探索行业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培育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华为、百度、阿里云、科大讯飞等一批龙头企业生态在河北落地,加快推动算力向智算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一批省级先进数字园区,吸引更多企业、资本和人才集聚,提升在全国算力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河北算力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高速增长,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还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提供了强大支撑,加速新兴产业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能。

展望未来,河北算力产业前景广阔。“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产业协同合作以及应用场景拓展将是关键因素。”王素文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北将继续砥砺前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数字经济时代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全国算力产业发展贡献更多“河北经验”。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