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如何开展?专家聚首浙师大研讨

时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晓蓉 通讯员 张文潇 陈璐 郭奕麟

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如何开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导师角色转型?近日,教育强国建设与高质量德育体系创新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论坛聚焦“新时期研究生德育研究与实践”主题展开研讨,全国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中小学书记、校长、教师代表等150余人参会。

教育强国建设与高质量德育体系创新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学校供图

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学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德育研究与实践面临着诸多挑战。

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曲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戚万学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导师角色面临知识权威性消解、学术诚信边界重置、师生关系重构、学术判断的主体性危机等多重困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周文辉表示,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质量保障、评价评估等方面面临着导学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学术道德伦理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如何面对这些挑战?专家们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戚万学认为,在新的背景下,导师角色应实现从“知识权威”到“人机协同的引路人”、从“学科专家”到“科技伦理守门人”、从“学术导师”到“成长架构师”的转变,在技术浪潮中守护育人初心。

浙江全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云良表示,把研究生德育做得更到位、更有效的一个方法是“以行践德”,把德育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

“要坚持系统化、持续性的整体设计,把德育落实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流程、全要素。”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说。国家教材委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冯建军认为,高质量的德育体系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要注意学科间协同、学段间协同和教育主体间协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