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眼镜”在成都友城大会上好“抢镜”?
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肖莹佩 文/图
“Hi,May I have a try?(我可以试试吗?)”4月16日,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开幕式外的展陈区,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宇异常忙碌,不时有外宾前来体验公司展出的同传翻译眼镜。
“这是一款AI翻译眼镜,叫INMO GO2,戴上它,即使听不懂外语也不用担心,对方说的话会同步翻译显示在镜面上,可以翻译40多种语言。”刘宇说,该副眼镜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出国旅游、跨境商贸、留学听课等。

同传翻译眼镜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这款AI翻译眼镜成功帮助“外语零基础”记者流畅地完成了国际采访任务,成为展现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案例。不久前,海外顶流博主甲亢哥在成都体验这款眼镜实时翻译功能时,直呼“不可思议”。展陈现场,这款眼镜也收到一大波点赞,“在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当下,这个产品真的很实用。”
记者了解到,这款眼镜去年11月上市,今年1月交货发售,目前交货已超万副,尤其受到商务人群喜爱。
“优势在于可以做到流式同传翻译,一些其他类似的翻译产品需要在使用者说完后才能开始翻译。”刘宇说,公司产品的另一个取胜点在于可以离线使用,即使在没有网络环境下也能进行同声翻译,原因在于眼镜自带的芯片有算力。
距离刘宇不远处,成都一家新型研发机构CTO吴昕也在坚守岗位,在等德国波恩市副市长来了解他们研发的四足机器人。
他带来的四足机器人是一款工业级的智能机器人,可以运用在治安巡逻、工业巡检、消防救援等方面,“它可以在一些有毒、缺氧、易坍塌等高危环境下进行搜救作业,在高温、高湿、高噪音等各种极端环境下,也有出色表现。”
上午的市长圆桌会结束后,波恩市副市长乌苏拉·索特一行如约而至。“他们对产品性能很关心,也邀请我们去波恩就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吴昕说。
AI翻译眼镜、四足机器人生动展现了“成都造”的硬核实力。当天现场展出的“成都造”产品还有很多,既有工业无人机、具身智能机器人、能源环保装备等科技产品,也有竹编“熊猫抱竹”盖碗、蜀锦蜀绣制作的各种特色文创产品等,它们共同向各国嘉宾展现了一个立体多元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