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徐婷婷:能源创新执着逐梦人

时间:

在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千亿大道旁,四周绿树温柔环抱之处,一座蓝白相间、线条灵动、极具时尚现代感的建筑静静矗立,很难有人会将它与传统印象里的能源站联系在一起,它就是株洲成家220千伏智慧能源站。

作为全国首座220千伏智慧能源站,它由中国能建湖南院精心设计承建,是湖南省首个“五站合一”电力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徐婷婷,这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电网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变电处处长,从最初的设计蓝图,到最终成功投入运行,每一个关键节点,每一处细微环节,她都全程深度参与,像一位执着的逐梦人,用智慧和汗水,见证并助力这一“绿色奇迹”的诞生。

“我们的核心发展理念是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徐婷婷介绍。最初项目的萌芽,面对“五站合一”这一复杂的设计难题,徐婷婷没有丝毫退缩。她日夜钻研,带领团队反复论证、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思路。在传统变电站设计思维的禁锢下,她大胆突破,首创提出一系列创新设计理念,像“两交一直微网群”概念,一举解决了多站融合能源站微电网可靠性这一棘手难题,为源、网、荷、储一体化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通过交直流混联,可利用交流380V系统消纳剩余光伏容量,实现清洁能源就地全消纳,且间接削峰。经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仿真计算,微电网的可靠性提高到了99.9999%。

在设计过程中,徐婷婷与团队一道充分利用地形开展一体化设计,实现全站功能融合与分区布置。通过将变电站、数据中心站、充电站、分布式光伏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施工与调试,不仅大幅节约土地资源,施工效率也显著提升,建设成本明显下降。

作为主设人之一,徐婷婷曾参与西藏首个5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建设。为了尽快让项目在高原“站住脚”,保证如期施工,她驻工程现场设计500多个日夜。在这期间,她翻越西藏的高山,克服高海拔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高原的环境真的很艰苦,每走一步都感觉很吃力,但一想到项目的重要性,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徐婷婷说。

在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修正、低温冻土地区措施、高地震烈度区域配电装置选择、紫外线及温差对设备影响等方面,她带领团队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创新,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要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徐婷婷表示。

她还关注到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宗教文化习惯,在设计中加入藏民们很喜欢的红色和黑色,既体现建筑的工程特性,与当地蓝天白云相得益彰,又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构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也为后续我国藏区特高压变电站建设提供了指导。

“打小,我就对各式各样的机械和工程满怀好奇,特别喜欢琢磨事物背后的原理。”回忆起童年时光,徐婷婷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那段充满探索欲的岁月就在眼前。徐婷婷的父母都在能源行业深耕。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下,能源领域的种种奇妙与挑战,早早在她心中种下了向往的种子。

学生时代,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能源相关专业,立志投身这个充满魅力的行业,也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奠定了坚实根基。凭借多年如一日的拼搏与付出,2024年,徐婷婷获中国能建湖南院劳动模范称号。

“我们要让老师傅的经验变成数据,让年轻人的才能落地开花。”徐婷婷深知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推动团队内部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年轻人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

在工作之余,徐婷婷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她经常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们交流经验,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能源行业发展迅速,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徐婷婷说。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钟晓敏)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