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开播即霸榜!内蒙古凭什么出镜?
牛奶炖鹿肉
酸奶油配饺子
牛奶羊血布丁
牛奶和中国茶叶的相逢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小茴香、丁香、绿豆蔻依次加入牛奶
再搭配红茶粉
成为巴基斯坦的国民饮品

这些牛奶的吃法
是不是颠覆了你的想象?

近日
全球首部牛奶人文纪录片
《牛奶是部文明史》开播
在这里
你可以看到牛奶作为原料
和不同食物的结合
也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不同种族
对牛奶不一样的依存度
到现在为止
牛奶的花样吃法
人类对其开发率不足百分之一

纪录片《牛奶是部文明史》
由《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团队打造
以牛奶为切入点
讲述了奶制品与人类文明的共生关系
开播后直接登顶纪录片热播榜
并引发众多好评


其中
内蒙古在这部纪录片中
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独特而丰富的奶食文化
舌尖上的草原智慧
纪录片中
特别提到了内蒙古的奶豆腐和奶茶
奶豆腐和奶茶作为内蒙古的特色
不仅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也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的文化和传统之中

奶豆腐
蒙古语称之为“胡乳达”
它的制作方法传承千年
纪录片中特别展示了它的制作工序
选用新鲜牛奶
经过发酵、熬煮、凝固等最终制成
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奶豆腐

奶茶更不必多说
内蒙古一般称之为锅茶
通常由砖茶、牛奶和盐熬制而成
搭配炒米、黄油等食用
是传统早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游牧为生的内蒙古人
需要茶叶补充维生素,防止败血病
他们创造性地将茶叶
融入牛羊肉及乳制品中
发明了咸口的奶茶
一天中所需的热量和营养都蕴含其中
既能充饥又能解渴

在内蒙古
每一滴奶都是可以被利用的
内蒙古的奶制品种类繁多
从奶皮子、奶酪、奶嚼口到酸奶
每一款奶制品都在现代化进程中
保留着传统的工艺与风味
成为了草原人民代代相传的重要遗产
每一滴牛奶的背后都承载着
祖先们与自然相互依存
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智慧

正如纪录片所传达的一样
每一滴牛奶里
都流淌着人类文明的印记
不过
在现代化进程中
勤劳与智慧也会赋予
牛奶新的生长空间
沙漠绿洲奇迹
乌兰布和沙漠的有机牧场
纪录片第四集《苍茫天地间》中
就把镜头对准了
乌兰布和沙漠的有机牧场

内蒙古女孩儿张广林每天通勤100公里
在乌兰布和沙漠种苜蓿
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美称
耐寒抗旱 蛋白质含量高
是奶牛的最佳“营养餐”

此外
紫花苜蓿通过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
转化为植物蛋白质
可以提升土壤肥力
这是奶牛最喜欢的口粮
也是沙漠变绿洲的希望
因此诞生了黄金奶源带上
独有的沙漠绿洲牛奶

乌兰布和沙漠
这片曾经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的地方
如今却成为了有机牧场的所在地
如今这里生活着近10万头奶牛
日产有机鲜奶1100多吨
巴彦淖尔也因此成为
全球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
现代有机牧场的崛起
不仅保证了奶牛拥有高质量的饲养环境
也为消费者带来了
更健康、更自然的选择
同时也为内蒙古的奶产业发展
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蒙古奶产业高质量的生动实践
和内蒙古处于黄金奶源带有很大的关系
“牛奶”成为纪录片的主角
怎么能少得了内蒙古
黄金奶源带
自然馈赠的乳业心脏
世界上有一条公认的优质奶源带
位于北纬40度至47度
内蒙古大草原就处在这个纬度
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有适宜的温度和肥沃的土壤
能够孕育高品质的牧草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使其成为全国乳业的重要基地

这里有两家世界排名前十的乳企
首府呼和浩特市有“中国乳都”美誉
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奶罐”
2024年
内蒙古奶牛存栏、牛奶产量、乳制品产量
均居全国首位
全国人民每喝六杯奶
就有一杯来自内蒙古

对内蒙古而言
牛奶不仅是产业的支柱
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
自然与科技
地域与全球的桥梁
正如纪录片所呈现的
从马背上的奶豆腐到沙漠中的智能牧场
内蒙古正以创新与坚守
书写着乳业振兴的新篇章
为世界贡献中国乳业的
绿色智慧与文化力量

《牛奶是部文明史》的热播
让观众重新审视
这杯日常饮品背后的文明密码
几乎没有人不曾承受过牛奶的养育
从冰天雪地的北欧
到东非炙热的游牧草原
再到广东顺德的糖水店
……


这部纪录片
不但用牛奶串联起家庭
更串联起同样被牛奶滋养的各族人民
在美食面前
我们没有界限
来源:奔腾融媒、实践杂志、活力内蒙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