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聚合力·心治为民|清城洲心“平安夜话” 编织连心纽带,基层善治共筑平安经纬
编者按
如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清远市洲心街道以“平安夜话”为纽带,给出了新时代基层善治的生动答案。
本期推出“洲聚合力·心治为民”第二期:清城洲心“平安夜话”编织连心纽带,基层善治共筑平安经纬,看一场场“平安夜话”如何激活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在万家灯火中书写平安建设的暖心答卷。
近年来,洲心街道聚焦“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以“平安夜话”品牌活动为载体,从街巷夜巡到院落恳谈,从政策宣讲到矛盾调处,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化解民忧,在板凳夜话中构筑起“枫桥经验”的实践样本。通过“夜访+夜巡”“议事+调解”的治理组合拳,不仅破解了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产权改革等治理难题,更编织起党群连心的平安经纬,让基层治理既有法治力度,更显民生温度。

洲心街道在富康苑小区开展“平安夜话”宣传活动。孙运冰 摄
以任务为抓手,织密风险排查网络
“邻里因房屋地块产生纠纷?夫妻之间有矛盾?老旧小区物业问题如何解决?”洲心街道各部门、各社区积极推行“平安夜话+常态巡查”融合机制,深入老旧居民区、商业街区等治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依托网格员、志愿者及多方联动力量,在排查矛盾纠纷隐患、消防安全隐患等工作中融入平安宣传,通过发放手册、以案说法等方式普及反诈防骗、禁毒拒毒及扫黑除恶知识。以唠家常形式倾听群众诉求,实现社情民意即时收集与矛盾隐患源头化解。
近期,洲心街道平安法治办联合市公安局宣讲队、三角社区、洲心派出所等部门在富康苑小区开展“平安夜话”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以“面对面”交流为纽带,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动权益、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依托政策法规引导群众明晰维权路径,并运用法律援助机制保障合法权益,实现“政策指引+法治护航”双轨并进。
“政府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来到村中、家里,与我们坐在一起拉家常,切实解决了我们的一些问题。”辖区居民感动地说,洲心街道夜访干部及时捕捉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及时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矛盾实质化解
洲心街道结合基层实际和广大群众生活特点,定期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到群众家里、村头、文化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面对面心贴心做好群众工作,“带着问题”主动上门化解矛盾纠纷。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关乎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为适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洲心街道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工作。然而,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一些村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疑虑,对改革工作存在排斥心理。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村民存在“三怕”心理:一怕改革后失去土地承包权,二怕集体资产量化后收益减少,三怕历史遗留问题引发新矛盾。这种朴素的担忧在中老年村民中尤为普遍。

社区、驻村工作组与村民围坐长谈。通讯员供图
为做好动员解释工作,洲心街道各社区、驻村工作组结合“平安夜话”工作,充分利用村民闲暇时间,上门入户走访联系群众,深入村中与村民围坐长谈,耐心细致地开展情绪安抚、释法说理、化解心结。通过“拉家常”式的政策解读,村民逐渐理解到改革不是“分光吃净”,而是通过产权明晰激活沉睡资源,心中的疑虑逐渐打消,对改革工作由排斥变成支持。
“特别要感谢工作组的同志,为了照顾我们白天干活,常常饿着肚子等到晚上七八点才开始工作,耐心给我们解释改革政策。这份真心实意,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沥头社区村民梁先生如是说。

洲心街道社会治理联动队开展“夜巡+夜话”工作。通讯员供图
同时,洲心街道以社会治理联动队处置非警务警情(即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等事项)相结合,创新“夜巡+夜话”工作模式。对于现场具备处置条件的矛盾纠纷,采取“即查即处”工作法,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针对需要跨部门协同处置的复杂问题,一方面由值班人员做好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另一方面启动多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及时移送相关部门跟进处置。

社区、驻村工作组入户宣传有关政策。通讯员供图
以党群联动为纽带,提升治理效能
“平安夜话”作为洲心街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实现了群众诉求收集、研判、处置、反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洲心街道通过整合社区、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等多方资源,构建起“党建引领、多方共建、群众参与”的治理生态。
启明社区兆康楼小区建于1998年,至今已有20余年。由于年代久远,小区既没有成立业委会,也没有物业管理,缺少维护,小区基础设施老化,排水排污管破损堵塞,电线老化剥落,地面坑洼不平,最严重的是兆康楼里面的辅楼楼道破损及墙体脱落,楼梯间还出现了开裂倾斜的现象,房屋危险性鉴定为D级危房,严重威胁着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启明社区结合“平安夜话”工作开展,组织“夜间议事”“小区问需”等活动,组织辖区内的网格员和热心的党员群众成立“临时处置小组”,对兆康楼进行全覆盖的入户摸排了解居民诉求,厘定危楼的权责问题,找出相关的业主和权属人。同时,组织业主代表、住建、公安和社区律师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开展议事协商,商定解决方案。经过多次议事协商,业主一致同意对该危房进行拆除。事后,启明社区又推动成立了兆康楼业主委员会,由业委会牵头筹集资金加装监控、更换水表、疏通管道、修补楼道外墙,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连江社区组建“夜话智囊团”,定期召集党员居民代表、志愿楼长、物业公司等召开党群议事会、楼栋议事会,针对社区各类公共议题,共商治理良策,成功解决停车位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等难题16宗,形成“社区事大家议,社区事大家办”的良好氛围。依托“享连江”平安驿站,整合运用公检法司等行政资源、社区网格员、社区联动的志愿力量直接参与居民矛盾调解,形成“街道—社区—楼栋”三级调解机制,协调处理政务服务热线问题、群众纠纷80余件。
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夯实平安根基
如何确保“平安夜话”持续开展?如何收集信息和核实情况?如何跟进并解决问题?……这些工作都关系着“平安夜话”工作是否落到实处。
为巩固工作成效,洲心街道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制定了走访登记表,群众反映的事项全部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跟踪办理。工作人员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处置:简单问题现场答复,复杂问题限时办结,跨部门事项由综治中心统筹协调,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
下一步,洲心街道将深化“平安夜话”机制,进一步探索“平安夜话+”的模式,以精细化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撰文:孙运冰 通讯员 谢章兴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孙运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