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经济|燃油附加费明日下调,航空出行“旺丁不旺财”
多家航空公司发布通知,明天起(4月5日),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将下调。
此时正值清明假期,燃油附加费的下调有利于旅客降低出行成本,而清明期间的机票价格也比去年同期要便宜。
多位行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民航“以价换量”特征依然明显,“旺丁不旺财”的态势仍在延续,航空公司的经营效益不及预期。
清明飞行成本低
根据航司发布的通知,自2025年4月5日(出票日期)起,成人旅客: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2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相较于调整前分别降低了20元和10元。
此外,按规定享受国内民航成人普通票价10%的婴儿,免收燃油附加费。按规定购买国内民航成人普通票价50%的儿童(含无成人陪伴儿童)、革命伤残军人和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为,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10元。

上一次燃油附加费调整是在今年2月份,当时是800公里(含)以下航段上调1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上调20元。
此次下调令燃油附加费又回到了年初的水平,而机票价格本已比去年同期和疫情前要便宜。
根据航班管家的预估,民航国内清明假期机票(经济舱)均价约672.9元,对比历年相同预订期,2025年清明假期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2019年下降2.7%,同比2024年下降7.0%。

其实,今年清明假期的民航旅客需求并不低,预计日均旅客量约187.6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10.3%,而航班量的增幅比旅客量的增幅要小,预计2025年清明假期日均航班量超1.42万架次,预计同比2024年增长5.7%;
其中,航班量TOP20航司中有15家同比2024年正增长,其中计划航班量同比增长超2成有西藏航、华夏航、海航、国航,分别增长31.8%、28.0%、26.5%、20.9%;计划航班量同比下降的航司有祥鹏航、吉祥航、首都航、联合航、川航,分别下降6.1%、5.1%、4.3%、3.1%、1.2%。

2025年清明假期有38座千万级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量同比2024年正增长,增幅靠前的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兰州中川、宁波栎社、上海虹桥机场分别增长37.8%、23.6%、21.9%、20.6%、19.6%。长春龙嘉、南宁吴圩机场航班量同比微降,分别下降1.2%、0.8%。

民航和高铁旅客“对流”
与国内一样,今年清明期间的国际机票也比去年同期要便宜。携程数据显示,到曼谷、新加坡等地的机票价格同比均有近一成的下降。
在去哪儿平台上,4月4日北京直飞河内、曼谷、胡志明市、济州岛的机票价格均在1000元以内,热门目的地首尔、大阪也在1400元以内;上海飞往曼谷仅不到500元,飞往韩国清州、济州岛、大邱,日本福冈、大阪、名古屋、高松均有1000元以内的机票。
这得益于国际航班的持续恢复。根据航班管家的统计,清明假期主要通航国际/地区中,往返日本计划航班量位列第一,恢复率达108.5%;往返泰国、台湾、柬埔寨、美国、菲律宾的计划航班量恢复率未达到7成,往返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俄罗斯、英国、阿联酋航班计划超2019年同期。

而在刚刚过去的3月,民航国际客运航线航班量近5.4万班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5.5%;出港目的地区域上,东南亚与东亚仍是热门区域,两者占国际出港总量的76.5%。
日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举办的专家沙龙研讨会上披露的信息显示,一季度国际及地区航线大幅增长,航班量和旅客量同比增速超过20%和30%,国际航线客运规模首次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
不过,相关专家指出,由于航空公司普遍加大投入,市场竞争激烈,叠加高铁冲击,“以价换量”特征明显,票价承压下行,一季度平均票价同比下降11%,“旺丁不旺财”的态势仍在延续,经营效益不及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民航和高铁的票价水平在拉近,服务水平在接近,旅客结构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中航协方面就提到,一方面是民航高端旅客向高铁流动,特别是华东、中部等全国高铁网络最密集的区域,受到高铁“分流”的冲击更大;另一方面是高铁普通旅客向民航流动,2024年民航两舱客座率大幅下滑,增量主要来自普通旅客,大量的“打折票”吸引普通旅客从铁路出行转向航空出行,于是形成了民航和高铁旅客“对流”的趋势。
而在东航的内部业绩交流会上,公司管理层预计,随着国内运力过剩供需矛盾缓解,票价下降趋势有望扭转,今年国内机票价格预计会结束24年螺旋式下降趋势,但部分短途和高频竞争航线依然会面临替代产品(比如高铁)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