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关税,特朗普的执念与手段
关税的高墙将使美国隔绝于世界市场,美国的货币金融资本和科技资本也可能会加速逃离,产业资本也难以回到锈迹斑斑的工业城市
□作者 孙兴杰(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就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发表讲话。
特朗普在过去数周中,一再声称4月2日是“解放日”,承诺将用关税政策保护美国工业免受“不公平”的外国竞争。
如果该行政令落实的话,二战后美国推动的自由贸易将被特朗普亲手“爆破”。关税,一直是特朗普总统的执念,是他一直想尝试的万能方法。同时,关税也是特朗普进行极限施压的武器。真真假假、反复无常、漫天要价,可以无中生有制造交易筹码,但是最终将会透支美国的信誉。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时就打“关税战”,任凭经济学家说破了天,也没有说服特朗普,因为他想看到美国工业复苏,看到已经生锈的工业带能够“冒烟”。结合特朗普的个人经历,他经历了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去工业化”的进程。产业资本转移之后,地产、金融资本兴起,某种程度上,特朗普自己的生意也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
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提到美国前总统麦金莱,称麦金莱通过关税和人才让美国“非常富有”。麦金莱所在的19世纪末,当时美国是高关税的,而工业产值是世界第一。殊不知,19世纪末,欧美都是高关税的,美国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区,如果将美国的工业化完全归功于高关税,则显得过于牵强。而且,美国也回不到19世纪末了。
关税,俨然被特朗普用作“万能武器”,无论是移民、毒品、冲突,所有问题似乎都想用关税来解决。特朗普将“对等关税”视为“以牙还牙”的手段,换句话说,是一种报复,也意味着可以进行妥协和交易。一方面,通过加征关税,美国理论上可以得到关税收入;另一方面,一下子将关税提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也在迫使贸易对象“对等减税”。
特朗普声称,关税将不是完全对等的,将向一些国家收取大约一半的费用。但当中的数据还有待权威认定,比如此前白宫新闻秘书抨击日本征收“700%的大米关税”,而日本媒体表示这是没有考虑到零关税的情况,同时关税税率也是按照10多年以前的旧数据标准进行表述。
如果认为要躲避特朗普关税的板斧,可以到美国生产,关税可以保护幼稚产业,但要明白的是,关税没有办法“种植”幼稚产业。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行资本形态的转换和资本空间的重塑,转向金融和信息技术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向海外转移。可以说,产业资本已经流出美国久矣,关税这剂猛药还真治不了美国的沉疴。
此外,特朗普此次挥向全球的关税大棒,连无人岛也没有幸免。据报道,印度洋上的无人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也在加征关税的名单中。而这个靠近南极的群岛“挤满了海豹以及企鹅和其他鸟类”。面对美国的关税胁迫,多国及国际组织表态将反击。
其实,在特朗普的世界中,只要赚了美国的钱可能都是“坏人”。如果关税只是特朗普的执念,那么4月2日签署的行政令无异于美国的“隔绝令”。关税的高墙将使美国隔绝于世界市场,美国的货币金融资本和科技资本也可能会加速逃离,产业资本也难以回到锈迹斑斑的工业城市。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