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来做“星”朋友 吃份热饺子!这群原本“孤独”的孩子工作了……

时间:

N海都全媒体记者 王灵婧/文 马俊杰/图

4月1日上午7:30,距离全省首家由孤独症青年运营的手作饺子茶咖空间“星点心愿”正式开业还有26小时。

一早,负责人张秀丽就来到店里,看着这间70多平方米、即将开业的“特殊”小店,满是感慨。作为一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作为一群孤独症孩子的“老师”,这一天于她而言,等待了太久,更意味着希望的开始。

今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开业迎客的那一刻起,“星点心愿”带着崭新的希望,向社会敞开怀抱。这群原本“孤独”的孩子,也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是希望。

店内明厨亮灶,试营业期间吸引不少客人光顾

开业前可视化培训

8:30,“星”员工们陆续进店,穿好工作服,等待培训,这是开业前最重要的一环。

与普通餐饮门店的培训不同,“星点心愿”的员工培训由多名特教老师进行,他们使用的是可视化培训手册。

什么是可视化?就是用图片呈现店内的陈列情况,让孩子们可对照。特教老师王光磊说:“这些孩子是心智障碍的群体,视觉提示卡的形式,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个培训手册也是人手一份,他们忘记了可以自己去翻看。”

对于这个门店来说,遇到的最大阻碍或许不是客户的投诉,而是这群“星”员工的情绪。为此,门店内有个特殊的区域——安静角,出现情绪问题的孩子可以回到这里,抱抱柔软的玩偶熊,看看墙上的标注卡片,冷静下来。

“星”员工小郑(左),在其他店员的指导下包饺子

模拟顾客进店状况百出

10:30,迎客话术训练。特教老师陈萍的嗓子已沙哑,但依然不厌其烦。“客人进来我们要说什么?”“指引客人看菜单的手势是五指并拢,面对客人右手要抬高指向菜单。”“那指引客人进店呢?也是要右手引领,身体微微向前,边走边看后面的客人有没有跟上。”看似简单的迎客,老师重复几十遍地教是常态。

11:00,终于到了模拟顾客进店的时间。即便培训了一遍又一遍,现场还是状况百出,有忘词的,有“自顾自”的,十多名“星”员工也有个别很是“专业”,在彼此的配合下,终于可以将客人请进店里,为客人点上一份餐。“要知道,几周前,他们面对陌生人还会紧张。”特教老师陈萍说。

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本领

知道属于自己的小店要开张了,这群“星”朋友很是开心。

“‘星’员工的动作有点慢,包出的饺子模样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每个人都在为这间小店的开业拿出自己的本领。”负责人张秀丽指着墙上的绘画说,这些都是“星”孩子们画的,还有店内的墙绘也是“星”员工的作品。

14:30,启航星工坊的辅导员杨老师组织“星”员工们彩排第二天开业仪式的内容。“星”青年电声乐队演奏、《我的未来不是梦》歌曲演唱、饺子店铺“星”青年代表上台……

夕阳西下,余晖将“星点心愿”染成暖橙色。忙碌了一天的青年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当天的收获。虽然言语不多,但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喜悦。

当城市最后一缕喧嚣被夜色淹没,“星点心愿”悄然合上店门,这并非落幕,而是新章的序曲。

编辑: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