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过失犯罪怎么

时间: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对于过失犯罪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构成条件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了过失犯罪的定义。

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有明确规定,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为犯罪时,行为人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处罚标准

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处罚应根据过失犯罪的情节、犯罪后果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综合判定。

例外情况

如果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相对于故意犯罪来说要轻,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