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报警了

时间:

在报案后,要判断案件是否已经立案,通常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管辖权:

案件必须由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受理。

犯罪事实:

报案材料需要能证明存在犯罪事实,可能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等。

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程序:

公安机关在审查报案材料后,若认为满足上述条件,会经过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如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立案证明:

立案后,公安机关通常会向报案人发出“立案通知书”作为立案的证明。

查询方式:

报案人可以直接向受理报案的公安机关查询案件的立案状态,或通过报警回执联系警方了解进展。

如果公安机关在审查报案材料后认为满足上述条件,会立案,并向报案人发出“立案通知书”。报案人收到此通知书,即表示案件已经被正式立案。如果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有异议,报案人还可以选择自行提起刑事自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