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时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这是启蒙教育里非常著名的《三字经》中的开头,作为中国人,基本都耳熟能详。

不过,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吗?为什么荀子却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并且,不算完,还专门写出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性恶篇》,以此直接针对孟子的“人性本善”论。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不仅引发困扰,还引发争议,各有理由,各有一帮粉丝群,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种争论自然就让新生的婴儿成为了焦点。其实,对于无辜的新生儿来说,其本身是无所谓本善还是本恶的,说白了,就是白纸一张。只要有奶喝就满足,如果没有,饿了,就哭闹。而且,还随意大小便——对于这样一种很自然的天性,我们凭什么,又怎么来区分其善或者其恶呢?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这是老子在《道德经》里对于婴儿状态的一种描述。大体意思就是:婴儿与赤子都是淳朴自然的,一切均任性而为,丝毫不矫揉做作。并且,因为精气充足,不知性之交合却也能坚挺,因为中气至和,终日号啕却也不哑嗓子。总之,是含有厚德的。所以,老子又感叹:“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就是说,我们成年人怎么能够像婴儿那样凝聚精气以至顺至柔呢?

从以上的表述来看,老子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人性的本善或者本恶,但一个“德”字说明起码人之本性不恶。且至和、至柔、至顺,都是最原始的理想状态,一旦成长了,也就失去了。

我们再从《易经》中寻找一下,看看是否有些这方面的启示。

《易经》的第一卦和第二卦分别为乾卦和坤卦,分别象征了阳与阴,天与地,男与女,刚与柔……从婴儿的角度理解自然就是父母,正是父母的精血造就了新的生命体。紧接着,《易经》的第三卦就是屯卦,代表新生事物的成长。屯卦卦辞是“元亨利贞”的,但也蕴含了初生艰难的道理。所以,在《易经》里,也没有性本善或者性本恶的表述,只是表明要合乎自然,接受成长的考验。

我们再看随后的两句,“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说,婴儿的本性都基本类似,至于最终成长为了恶人还是善人,与后天成长的环境和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差异巨大。恰恰,这个培养和启蒙就是《易经》的第四卦,蒙卦。如果没有蒙卦的教育,其中一部分人便会受到不良影响,很可能走上了“恶”的道路。

重点终于到了,就是《易经》的第五卦,需卦。其实,当父母把婴儿带到了这个世界,随后的成长(屯)和教育(蒙)就都属于“需求”的范畴。第五卦只是强调了需求的正当性、危险性。还是以婴儿为例,需要喝奶水,这是天性,也是成长的必须,应该算不上自私,更与恶或者善没有关系。

但是,当需求过分了,不当了,那么危险就会随之而来。《易经》的第六卦正是讼卦,因为为了维护各自的需求主张,便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所以争讼也就随之而来。《易经》的第七卦是师卦,当争讼的规模扩大了,战争将不可避免。

我们可以看到,在需卦、讼卦以及师卦中,人性的善恶就有根本的区分了,也会很分明地体现出来。如果真的是“性相近,习相远”,那么必然就和蒙卦的教育有关:启蒙好了,便是善人,启蒙不好,大约就是俗人,一旦启蒙坏了,往罪恶的方向去引导,大概率就是恶人。

其实,这里还有个疑问,就是无论性善或者性恶,真的是“性相近”吗?遗传,先天的遗传难道不起作用吗?

一般来说,行善积德的人家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恭俭礼让的,比如孔融小小的年纪就做出了让梨的举动。所以,很多人在承认培养有方的同时,也会暗叹基因的力量。

可是,社会上还是会出现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比如,明明父母都很善良,孩子却变成了恶人。或者反过来,父母比较恶,孩子却是善良之辈。怎么解释?

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度,至今还在实行着种姓制度,却在几十年前就拍出了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流浪者》。影片中,拉贡纳特法官说出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肯定是对遗传的肯定了!只是,这基因真的这么强大吗?

电影的结局很意外也很精彩,这位名叫拉兹的小偷,他的亲生父亲,恰恰就是这位拉贡纳特大法官。这个意味深长的翻转也说明,后天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能否认基因的作用,但更应注重后天的培养与教育。培养的环境不同,教育的方向不同,引导的理念和格局不同,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造成的差距就会非常大。这便是“性相近,习相远”的本意。

于是,顺理成章地便引出了“苟不教,性乃迁”。就是说,如果放任孩子不管或者教育不当,甚至往恶的方向去引导,那么即使孩子的本性再善良,也会变成恶人。而这一点,与出身无关,与遗传无关。当然,这句话还是基于了孟子“人性本善”的假设。

那么,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先搞清楚,人是不是都有自私的天性?如果有,那么这个自私算不算“恶”?

新生儿的表现,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自私的,根本不会因为考虑了父母的劳累就不哭,也不会因为体谅了母亲的不易就忍饿不喝。只不过,这些自私自利都在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范畴,所以就被当作了正当的需求。

因此,当我们把自私看成“恶”的话,那么,人之初就是本恶的,因为,自私是人的本性,不吃会死亡。

那,我们为什么要抚养“恶人”呢?因为可以做好启蒙教育啊,让孩子们都成长为仁义礼智信的善人。并且,通过这个教育,把自私的天性变成利他的助人为乐和天下为公。这种转变的本质就是,善待自己的需求,隐忍自己的需求,不追求非分的需求,更不追逐非法的需求。而遗传因素的作用就是,善的基因更容易摒弃私念,恶的基因相对难以克服私利,更容易追逐私利而不择手段。

如果我们都能把孩子培养成大公无私的人,那么,争讼将会减少,战争也将会避免。

当我们把婴儿的需求看作是正常的天性,那么,人之初,就不是性本恶了。至于是不是善,就看后期的教育和发展吧。

其实,有时候,善、恶真的就在一念之间。最后再说一下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生活中,有些人显露的善良实际是违心之举,作秀之举,恶念其实还在潜藏着。比如有些明星或者慈善家,真的也在捐赠,但背地里也做些违法乱纪的事,只不过是希望通过自己所谓的善举来掩饰、抵消罪恶罢了。

有些人的善良则是从众的无奈之举,自私的念头其实还在,但为了不被别人说道,虽然不是很甘心情愿,却也做了善事。

但是,荀子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有些人的善良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已经把助人为乐的善举形成了习惯,甚至,宁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也要去成全别人。不为名利,没有伪装。

孟子比荀子要年长大约60岁,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或许便因此导致了观点上的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吧。有人把孟子称为理想主义者,而把荀子称作现实主义者,这,从性善论和性恶论上便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