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忠犬八公》:早就被剧透,但还是会哭成狗啊

时间:

《忠犬八公》是又一部翻拍自日本经典的本土化改编,此前加上美版珠玉在前,创作者该是顶着些压力的。但这样的题材话说回来,故事底子极好,狗演员选好,人和动物之间那种天然能够激发出的纯粹友爱与羁绊,很难让人不为所动。

身边不乏爱狗爱动物的朋友,说起这部电影,反映大体是,知道会很感人,但就是因为知道,所以要不还是不看了,怕自己哭得绷不住。

但海报和预告各种可爱,谁能抗拒一只这么可爱的修勾勾呢?于是决定,先吸了再说!

事实证明,《忠犬八公》确实很好哭,即便大部分时间导演已经避免过于煽情,即使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狗不了情早就已经被剧透得底儿掉,即使大多数的戏俗套到开场就知道这场戏要演什么,还是会被狗狗的一个眼神,人物的一声叹息,戳得眼泪止不住地流。

观影的那个周末夜晚,影厅上座率不算高,此起彼伏的哭声真不小。沉浸式吸狗然后和同一空间里的人一起哭成狗,也算是电影院里的别样体验。

中国版《忠犬八公》的改编,平心而论是优于预期的。“八公”到“八筒”的谐音改换很妙,深得地方文化精髓也不失憨态可爱。一部宠物电影,该给予的萌趣、治愈和感动都满足的情况下,还借由狗子的一生串起一个典型中国式家庭的聚散离合和城市的发展变迁。

《忠犬八公》海报

要和眼神纯净天真,身姿里藏不了一点心事的狗子们演对手戏,人类的表演大概很容易显得造作,总算电影里的各位演员还算“接得住”狗子给的戏,只是怎么都觉得冯小刚一口京片子在一片祥和的重庆方言中有那么几分突兀。逻辑上一个外来者入乡来了川渝地区成了“耙耳朵”没什么毛病,但从人物本身出发,这个背景也没给角色带来更丰富的层色和助益,只是强化了冯小刚原本的个人特色。上海演员陈冲在影片里的重庆话6得市井气十足,倒是显得“乡音不改”的冯小刚导演作为演员没那么“敬业”。

影片前半段是十分平实的生活,陈教授与八筒偶然的相遇,悄摸摸将它带入自己的生活。好说话的老好人,“人仗狗势”在报告会上硬气了一把,又在家中一番隐忍后“理直气壮”地践行了一番关于“喜欢”的慷慨陈词。

《忠犬八公》剧照

隔着银幕都能闻到椒麻香气的各种做饭镜头和麻将桌上的炮火连天勾连着城市生活的烟火气,家人之间磕磕碰碰的固执,也消融于一蔬一饭不经意关怀的细节中。在人和狗的相处中,父亲外冷内热臭脾气的固执,母亲刀子嘴豆腐心的温柔,儿子孤注一掷的倔强都逐渐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家庭的画像。陈教授与家里人、与狗狗的相处日常被娓娓道来,各种生活的小摩擦中,八筒一个撒娇卖萌的表情,就感觉眼前画面泛出暖黄色的温柔直教人原地融化。

《忠犬八公》剧照

随着女儿的恋爱成家,儿子离开家去大城市发展,八筒见证着每个家庭成员重要的瞬间,家里热热闹闹的四口人,变成了冷清的老两口。与孩子的分离,大约也是绝大多数中国父母要面临的功课,好在陈教授夫妇有八筒不离不弃的陪伴。

每天上下班的“狗接狗送”,是八公这个故事中家喻户晓的情节。电影将地域设置在重庆,独特的3D城市地貌,让狗狗的跑动路线动感而周折,视觉画面上“出片”,过江索道站成为蹲守阵地也合理而独特。

也是因为八公的故事早已熟谙,人和动物的离别也早有心理准备。和大多数讲述人与动物羁绊不同的是,在八公的世界里,先走的是人。而留下的那一只,会用一生去思念和等待。

《忠犬八公》剧照

陈教授离去后,影片前半段营造的所有温馨都戛然而止、猝然转弯。老实说,前半段的观影体验是略显冗长和平淡的,如果没有可爱狗子吸着调剂,并不容易吸引人全神贯注观看。而进入后半程后,反而感受到之前淡然铺就的时长营造出生活和陪伴的真实感,失去的心痛在八筒辗转奔波搜寻等待着老爹身影的“独角戏”中更加撕扯人心。

而八筒等待的十年,亦是城市飞速发展的十年,跨江大桥建成、三峡移民的搬迁、棒棒的消逝、互联网的崛起……好在,它终于等到归来的人。堆积成山的旧物的报纸上,它安详睡去。报纸和这个城市的废墟一样,是个逐渐淡出时代的载体。外部世界的变幻与斗转星移,连至亲的人们也渐渐接受现实,远走他乡开始新的生活。只有一只狗,守着一份最纯粹的赤诚,日复一日,只盼人归来。也是在这样的对照之下,这份微不足道的、无人问津的爱,在车水马龙中,如此闪亮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