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溢出是什么意思
时间:
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危险的漏洞,在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广泛存在。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可以导致程序运行失败、系统宕机、重新启动等后果。更为严重的是,可以利用它在没有任何系统账户的条件下获得系统最高控制权,执行非授权指令,甚至进而进行各种非法操作。
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很简单,类似于把水倒入杯子中,而杯子容量有限,如果倒入水的量超过杯子的容量,水就会溢出来。它是一块用于存放数据的临时内存空间,其长度事先已经被程序或者操作系统定义好。缓冲区类似于一个杯子,写入的数据类似于倒入的水。缓冲区溢出就是将长度超过缓冲区大小的数据写入程序的缓冲区,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指令。
在当前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安全中,被广泛利用的50%以上都是缓冲区溢出,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利用fingerd漏洞的蠕虫。而缓冲区溢出中,最为危险的是堆栈溢出,因为入侵者可以利用堆栈溢出,在函数返回时改变返回程序的地址,让其跳转到任意地址,带来的危害一种是程序崩溃导致拒绝服务,另外一种就是跳转并且执行一段恶意代码,比如得到shell,然后为所欲为。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缓冲区溢出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使用安全的编程语言和函数:例如,使用边界检查的字符串处理函数。
(2)编译器和操作系统的安全特性:例如,启用栈保护和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ASLR)。
(3)代码审查和测试:定期进行代码审查和渗透测试,确保程序不含有缓冲区溢出漏洞。